化验室的上墙制度是为了规范化验室的管理工作,保障化验室的安全和准确性而制定的一系列规定。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化验室上墙制度内容:
一、化验室安全管理规定
- 人员培训:化验室工作人员必须经危化品操作专业培训与考核,合格后上岗。
- 人员要求:化验室实验时一般应有二个工作人员在场。工作人员进入化验室必须着工作服,长发要扎起,不应在食堂等公共场所穿白大褂。进行有危险性的工作要加戴防护用具,最好能做到实验时都戴上防护眼镜。
- 环境要求:化验室要保持整洁的环境卫生和良好的工作秩序,化验室内不准饮食、吸烟,不准闲杂人员出入,严禁个人物品存放。
- 设施管理:对水、电、气、火源及油料应专人管理,要经常检查管道线路及开关的安全。化验室内使用的空调设备、电热设备等的电源线,必须经常检查有否损坏。移动电气设备,必须先切断电源;电路或用电设备出现故障时,必须先切断电源后,方可进行检查。室内严禁擅自乱拉电线,任何设施严禁带事故隐患运行。
- 消防管理:化验室应配有各类灭火器,按保卫部门要求定期检查,化验室人员必须熟悉常用灭火器材的使用。防火、防盗的安全防范措施要经常检查。按规定放置消防器材,不得挪作他用。
- 化学品管理:严格执行对易燃、易爆、剧毒、放射性等危险物质的领用、保管、使用的管理。与化验室无关的易燃、易爆物品不得随意带入化验室。对易燃易爆药品分类摆放,妥善保管,远离火源。有毒、腐蚀、易燃、易爆的物品应妥善保管,不准在化验室内大量存放。贮存和使用应遵守《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》。
- 废弃物处理:化验室使用后的废弃物,做到无害化处理后方可废弃。
- 应急处理:化验室应制定应急预案和应急救援流程,并定期进行演练。一旦发生事故,及时上报,配合有关部门查明原因,分清责任。
二、化验室操作规程
- 实验前准备:实验工作人员在检测前必须熟悉检测内容、操作步骤及各类仪器的性能,严格执行操作规程,并做好必要的安全防护。实验前要全面检查安全,实验要有安全措施。
- 实验操作:进行有毒、有害、有刺激性物质或有腐蚀性物质操作时,应戴好防护手套、防护镜。仪器设备在使用过程中要有人值班,下班时负责关掉各种开关,进行安全检查。若仪器设备在运行中,实验人员不得离开现场。
- 特殊操作:稀释浓硫酸时,必须在硬质耐热烧杯或锥形瓶中进行,只能将浓硫酸慢慢注入水中,边倒边搅拌,温度过高时应等冷却降温后在继续进行,严禁将水倒入硫酸中。开启高压气瓶时,应缓慢,并不得将瓶口对人。
三、化验室内部管理规定
- 开放时间:明确化验室的开放时间,确保工作人员在规定时间内进行实验。
- 清洁卫生:化验室应保持空气流通,环境清洁。工作人员应定期打扫化验室,保持室内整洁。
- 设备借用:化验室内部设备借用,需向仓库管理人员登记,并注明用途、归还日期。化验室仪器设备外借,须经部门负责人批准,并按规定办理借用手续,要按期归还,经化验室检测确认正常后方能办理归还手续。
- 设备维护:做好仪器设备的安全防护工作,设备要定期维护保养。如发现损坏、丢失,应及时报知部门负责人。化验室的仪器设备一律不许任意拆改,确因工作需要必须拆改时,应事先报部门负责人批准。仪器设备的报损、报失,必须按程序经技术鉴定后,填写《设备报废单》,经批准后方能办理报废手续。
四、化验室宣传展示内容
- 科研和技术信息:展示化验室的科研成果、技术进展和成就,提升化验室的知名度和影响力。
- 相关法规和标准:展示与化验室相关的法规和标准,提醒工作人员遵守相关规定。
五、其他注意事项
- 上墙内容更新:上墙内容应当定期检查更新,确保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。
- 上墙内容设计:上墙内容应当由专业人员设计、编排、审核和更新,确保内容的科学性和合理性。
- 上墙内容保护:严禁在上墙位置张贴无关信息,严禁在上墙位置涂改、涂鸦、破坏信息的情况。员工应当定期巡视上墙位置,保持秩序,发现问题及时处理。